来源:雪球App,作者: iYun,(https://xueqiu.com/4546502588/163662538)
名创优品这家企业不光是在投资圈内争议非常大,在消费者中也是褒贬不一。伪日系、质量差、抄袭等各种批评声不绝于耳。但同时公司又能靠较高的性价比、不断推出的新品和万物皆可联名的产品获取一大批忠实粉丝。在无数的分歧之下,让很多人对这家公司的投资价值很难有个客观的判断。但抛去这些噪音,名创优品能够提供什么价值、未来的增长潜力有多大、护城河在哪里等问题还是清晰可判断的。名创优品为用户提供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是“高性价比+设计感+海量选择”的结合。让用户能够一站式的满足对高性价比和高品质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将这几个元素单拆出来看,名创优品其实并不具备绝对优势。价格上,我从名创优品买了大概20-30件单品,每一件都和淘宝进行过对比,在淘宝上都可以找到更便宜的产品,更别说拼多多上。设计感上,名创优品抄袭痕迹明显。选择多样性上,似乎也比不上大型超市或淘宝。但名创优品将这几个元素融合在了一起,能在同一个店铺满足用户这三点需求。这就是名创优品为消费者提供的价值。同时,名创优品还满足了消费者“逛”的需求。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逛街本身就是一种需求,是一种消遣方式。就如同男性消费者逛车展、漫展、手办店等很多时候也不是为了买东西才去的。名创优品给日常家居用品品类提供了一个可逛性很强的场所,这在此前是不存在的。为了增加可逛性和新鲜感,名创优品的上新速度很快,目标是每周上新100个SKU。实际上按照招股书中的披露,去年每个月上新600个SKU,小幅超过了所设置的目标。同时名创优品的联名款也是为了满足用户对设计感和新鲜感的需求。都是为了持续增加流量和复购所做的努力。第二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名创优品的护城河。你要是问我名创优品这种模式有没有护城河?肯定是有的。但你要是问我名创优品的护城河深不深?其实也没有很深。首先名创优品的护城河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其产品力、加盟商和分销商网络,以及品牌。产品力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消费者愿意买它的东西,而不是买别人的东西。对于名创优品来说,它产品的设计感、质量、定价、推新能力构成了它的产品力。而产品力是有一些壁垒的,需要足够好的设计师、足够好的产品经理、足够好的供应链、足够好的数据来掌握消费者喜好的变化。这个壁垒有是有的,但对竞争对手来说并不是完全的不可逾越。而加盟商和分销商网络也是同样的情况,线下零售生意是靠销售网络的规模来实现营收和利润的规模的,只有在具备了一定规模之后,才能在供应链和数据层面有优势,才能实现规模效应。而一个品牌吸引和获取加盟商的能力、对加盟商的管控是有一定的难度和壁垒的。但对于成熟品牌来说,例如小米、网易严选、阿里的一元店,并不是难度特别大的事情。这个更多是对于新兴品牌的壁垒,且如果有产品力极强的新兴品牌,那么销售网络的搭建也依然可以实现。最后,对消费行业的公司来说,品牌往往是最大的护城河,最好的例子就是南极人。公司打造的品牌会是最值钱的资产。但是名创优品的品牌目前来讲并没有那么强,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目前看并不能形成足够的壁垒,未来有待持续观察。那么这个生意模式未来的潜力还有多大呢?这个首先要将名创优品增长的驱动力拆分成扩张性增长和内生性增长。我觉得在未来不会有特别多内生性增长了,这与名创优品的商业模式是相关的。上文也提到了名创优品更多满足了“逛”的需求,而逛的需求通常的场景是用户可能本身并不特别急需这样东西,但是看到了名创优品,进去逛了逛,发现挺多合适的产品,顺手就买了。而当用户急需一样东西的时候,比如说头绳、拖鞋、收纳袋,绝大部分用户第一反应还是会在线上买,而不是打开地图看看哪里有名创优品。当然有可能用户也是在名创优品的天猫店购买,但是在线上的setting中,名创优品的优势和吸引力会明显不如在线下商场中。而在这种“逛”的场景下,线下的流量不会有明显的增长,导致名创优品内生性增长比较难。最直观的数据就是名创优品在2019年下半年同店可比销售就已经开始下滑(中国区同比下滑3.8%)。而公司自己也没什么信心,注明此后不会在公布同店销售增速了。扩张性增长我觉得还会继续。首先说中国区,目前2,533家店,渗透率还有空间。列几个数字:李宁主牌在国内5,973家店、安踏10,197家店、阿迪达斯约1万家门店、肯德基在国内6,925家店、麦当劳国内3-4,000家店、中国购物中心数量4-5,000家。中国的消费市场真的是太大了,只要是真的有需求,就能够大范围复制、扩张。但是低线城市的店效肯定没有一二线城市高,所以收入不会成比例增长。海外同理,目前1,689家店面,还是有增长空间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名创优品成立七年,就搭建了这么大的销售网络,部分原因是背后的P2B平台。没有了金融这部分的支持,不知道后续扩张速度会怎么样。另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是利润率。名创优品现在已经是每年80-90亿收入体量的公司了,利润率还是非常低,运营利润率8-10%,常规的净利润率也就是低个位数水平吧。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大体量了还不能挣钱,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够挣钱?运营成本能够压缩的地方已经比较小了,只能靠压缩供应端,但空间也是非常有限。未来最好的情况可能也就是运营利润率15%左右,净利接近10%这样子吧。从估值角度,目前个人觉得有点贵。假设公司5年后可以实现200亿元收入,20亿元净利润。对应现在60亿美元,390亿元的市值。是近20倍的市盈率。对于这么一个低margin、天花板没那么高的生意来说,我觉得有点贵。做个总结就是名创优品是一家确实有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些独特的价值、有一些中等强度的壁垒、未来几年还可以继续靠店铺扩张来增长的公司。但同样有一些缺点,且估值较高。个人目前暂时不会下手。
$名创优品(MNSO)$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青春的泥沼 @jiancai @封起De日子-慢慢来 @Ri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