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与视疲劳
临界融合频率(Critical Fusion Frequency,CFF),是视觉心理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代表着光从眼睛传导到大脑视觉中枢的速度。在人眼前闪烁一连串的光,如果闪光的频率较低(光慢吞吞地一开一关),大脑判定光在闪烁(例如警灯、忽明忽暗的路灯);而随着闪光的频率增高,大脑会感知不到光在闪烁,而判定它是稳定的、一直在亮的光(类似在眼前快速连续播放一张张画,就变成了动画)。这个让大脑感觉光不再闪烁的最低频率就叫做临界融合频率。
为什么人类的CFF不高?快速处理的视觉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对于爱偷懒的人类大脑来说,它才不会要求自己运行最高的闪烁融合频率。举个例子,人类CFF约60-90Hz(视觉处理慢),而苍蝇CFF大约250Hz(视觉处理快)。也就是说,苍蝇的视觉处理速度比人类快3-4倍。因此,人类无法看清苍蝇振动翅膀的节拍;而在苍蝇看来,人类的动作像慢吞吞的机器人,这导致我们徒手打苍蝇很困难,一伸手,苍蝇就飞了。
但大脑处理连续光的速度下降也不是好事,说明视疲劳。CFF降低,是评估视觉疲劳的指标之一。通过检测CFF,科学家们发现长时间看手机会导致视觉疲劳[1],尤其是女性群体,电子屏幕更容易导致女人CFF降低[2],也就是女人更容易视疲劳。
低频闪与视疲劳
大脑也不喜欢低频闪(<100Hz)的光。电脑屏幕的低频闪可以诱发偏头痛[3]。光的闪烁频率也会影响人眼的调节反应。人眼的调节反应(accommodation response),也是评估视觉疲劳的指标。低的频闪,会导致人眼睫状肌不断发生调节波动(accommodative fluctuations),也就是睫状肌持续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忙得停不下来),从而引起视疲劳,在近视人群更明显[4]。
如何检测手机屏幕的低频闪?
需要暗环境和2部手机
1. 晚上,关掉房间的照明灯,把手机A的屏幕亮度调到最暗
2. 打开一个使用白色背景光的APP(例如浏览器的界面)
3. 使用手机B对着手机A的屏幕拍视频,如果看到 下图的表现,说明低频闪。
【参考文献】
2. Digital Screens Accelerates Visual Fatigue in Young Females than Young Ma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ology. 2019; 7(4): 251–254.
3. Headache related to a specific screen flickering frequency band. Cephalalgia. 2004 May;24(5):408-10.
4. The effects of colour and temporal frequency of flickering light on variability of the accommodation response in emmetropes and myopes. BMC Ophthalmol. 2021 Feb 17;21(1):88
由于微信推送机制调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