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像,清宫旧藏
人影晃过,只见昨日刚来借住的孙处士迈步走了将来。二人相望,童子无语,处士却是腼然一笑。从袖中取出一纸,打开来,竟是一剂似茶非茶、似药非药的汤末。交给童子,说“给我煎来喝。”童子看了又看,与平日寺里用的各种茶都说像不像,说不像又像,便问了句,“怎么煎?”“按煎茶之法就行”,处士答言。
小童见状接过,回后寮住处摆上炉鼎砂铫,依着“温火炙烤,明火煮水,刚好鱼目细珠纷纷泛起、微微有声时,投末入水”的煎法而行。汤存馀火,茶末投中,顿时腾波鼓浪一般,水汽全销,香气满室。盛出正好一碗,安安稳稳捧在手上,端送到处士跟前。
处士接过。只轻呷了一口,就交还童子。“我吃够了,你也尝尝,都吃了也无妨。”热汤入嘴,那童子登觉说不出的鲜美舒坦,和从前所饮,忒也不同。忍不住便说,“好喝,真好喝!先生能更赐我一碗否?”处士又是一笑,从袖里再取一纸包,说句“此汤为汝来耳,去煎了喝吧”,交付童子。丁娃重返后寮,自煎自饮,好生高兴。待要谢回处士,出来走到中院,恰遇上还在为皇亲来访忙里忙外的大僧执事,又犯了管不住口的毛病,喜不自禁,把刚刚发生的美事讲说一过。还多嘴言,“真是不同味道啊!比什么皇帝赐茶都好喝到不知哪里去了,你若想要,也可以去外院找他试一试。”
那执事知童子虽年少大嘴,却从不谎言,又喝过了各路贵人送来的许多名茶,他说好喝,决错不了。心想公主好茶,如能讨得一剂,换其欢心,恐免不了好处。反正用不多少时间,就加紧步子穿过二道门。外院里,处士已然不见,追到山门口,也无踪迹可寻。只好回来僧院中庭,却是大吃一惊,只见那童子居然自地面而起,缓缓飞升,渐高渐远,不知去处了。
执事忙迈进茶堂汇报寺主。众人听了皆奇,去到后寮丁娃房里细看,见童子日常使用的煎茶砂铫竟已变成黄金所为。样子还是原样,可是金灿灿的,好不惊人。这时,一位常住僧人突然醒悟过来,那孙处士的长相不是和西面药王山上供奉的孙思邈一模一样吗?
注释:
①故事原文出自《太平广记》卷二十一,孙思邈条:“咸通末,山下民家有儿,十余岁,不食荤血,父母以其好善,使于白水僧院为童子。忽有游客称孙处士,周游院中讫,袖中出汤末以授童子,曰:为我如茶法煎来。处士呷少许,以余汤与之,觉汤极美,愿赐一碗。处士曰:此汤为汝来耳。即以末方寸匕,更令煎吃,因与同侣话之,出门,处士已去矣。童子亦乘空而飞,众方惊异。顾视煎汤铫子,已成金矣。其后亦时有人见思邈者。”
②文中煎茶方法出自唐. 温庭筠《采茶录》:“李约字存博,汧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雅度简远,有山林之致。性辨茶,能自煎,尝谓人曰:茶须缓火灸,活火煎,活火谓炭火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中则四边泉涌,累累连珠;终则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此谓老汤。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
③关于唐懿宗李漼咸通十四年迎奉佛骨事,见于多种史籍。《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记载,当时群臣谏阻的人很多,甚至有人说唐宪宗就是因为迎佛骨而晏驾。但皇上说:“只要有生之年能见到佛指舍利,就是死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于是广造浮图、宝帐、香舆、幡、盖以迎奉佛骨,都以金玉、锦绣、珠翠作为装饰。从京城到法门寺的300里间,车水马龙,昼夜不断,场面盛大。而就在这年秋天,皇帝驾崩。
2021年1月3日,我们以美济心将举办一场迎新茶会,欢迎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点在看,不迷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