诔文是什么意思 2025-05-22 05:02:04
为什么猫咪没有蜱虫了 2025-06-07 19:04:36
�質雲銝㚚�韏�27鈭箏之�滚��砍� 2025-05-03 07:58:54
陶埙怎么清洗 2025-05-29 18:47:08
delay在c语言中的用法 2025-05-10 06:19:35
小米手机主板更换:时间成本与影响因素深度解析 2025-06-15 08:08:19
6大靠谱的正品代购平台,哪个最好? 2025-05-16 16:13:30
“大人为什么不挑食?因为菜都是他们买的!”孩子挑食问题在这! 2025-05-13 08:11:42
你的外卖为什么总是迟到?答案竟让人暖心 2025-05-05 19:32:19
Tagbox - AI工具信息,评论,替代品 2025-05-29 06:24:58

密集火力!马头 UltraLite MK5 国内首测

凭借去年 M 系列的成功,老大哥“马头” MOTU 终于成功出圈,进入主流视野。但对于录音圈的“圈内人”,大家等的是他们另外两款经典——828 和 UltraLite。

828 首发于 2001 年,05 年升级到 MK2,08 年是 MK3,2014 年放弃了 MK4 命名,改为 828x,然后 2017 年升级到“828es”,其实就是第五代 (今年可能有第六代,建议叫“828 Max”)。

“UltraLite”首发于2006年开始只是 828 MK2 的缩减版

所以上市的时候就是 MK2 了

但一上市就让圈内震惊..“专业声卡”在圈内叫“音频接口”

如果只看接口, 它就是声卡中的

“喷火坦克” TOS-12008 年 UltraLite 跟随 828 一起升级 MK3 (其实是第二代),随后 UltraLite 爆发了独立的生命力,开始与 828 脱钩,2015 年升级到 UltraLite AVB (其实是第三代),2016 年升到 MK4 (叉烧评测)。

终于今年它升级到 MK5作为时隔 6 年的升级、又获取了 M 系列的设计经验,MOTU 这次能否重回巅峰?提前剧透:

MOTU 这次有个很大的改变

将影响到整个声卡/音频行业

官方宣传视频?没有的.. 这不是“麻省人”的风格,@叉烧硕硕 给大家做了个开箱:(所有图片点击放大)

下面和自家的兄弟比比 ~

多通道声卡一般也不谈论音质

毕竟成本要分摊到每一路通道

但 MK5 的音质也能打RMAA 实测动态有 118dB且所有输出通道音质一致根据官方参数,其实 MK5 的输出有 125dB,不过由于 RMAA 是外部回路测试,会受限于它的输入音质 (我们用 Line in 3-4 输入进行测试,官方输入动态是 120dB),尽管如此,

MK5 还是创造一项新纪录:

0.00007% 谐波失真当然, 万元以上有更强的声卡

但万元内暂时没对手要是和 Apollo Twin X 对比..

一方面 Twin X 比 MK5 贵了 50%,另一方面 MK5 的通道多 (比 1U 机架的 Apollo X6 还多),如果 MOTU 要出一款和它同价位的、通道也不多的声卡,很可能比 Twin X 音质更强。

对比 MOTU 的其他主力型号

MK5 相比 MK4 有一档提升 (6dB),应该是用 624 方案改良,两者实测几乎一样,但 624 有彩屏、话放动态也略高,其实 MK5 话放芯片 PGA2500 只有 +65dB 增益,额外 +9dB 是二级放大,但即使用 Line in 1-2 测试,THD 也只增加到 0.00058% (动态不变),和 Apollo Solo 的 Line in 差不多。

MK5 相比 MK4 有个“降级”,耳放推力从 +16dBu 降到 +14dBu,但耳放动态从 112dB 提升到 118dB,大家选择 200Ω 以下的耳机应该都没问题,反正市面上的高阻耳机也越来越少..

借助 “Made in China”,三年前 UA 公司发起了高端声卡的价格战,成为录音行业新标准,其实只要产品力够强,全球音乐人都没有“产地崇拜”,就像他们使用中国生产的 iPhone 一样。

这个优势其实所有声卡厂商都看到了,只是难以转变思路,疫情是个很好的契机,今年会有更多高端声卡改在中国生产,声卡们会重回起跑线,新一轮大战即将开始。

MOTU 一直是业内“respect”的厂商,资格老、宣传低调、功能独特、掌握 DAW “核心技术”,但前几年有点战略迷失进军企业级网络声卡,“机海战术”型号多到眼花 (便于做大工程),但现在他们重新调整,聚焦回音乐人消费市场,通过 M 系列的发布和这次升级,

MK5 已重回“一线”阵容一线的话放推力和延迟性能

一线的接口数量和音质表现

现在还加上了价格优势MK5 基本上就是“国产624”

但比“美产 624”便宜一大截

硬件和量产并不是声卡行业的技术壁垒,DAW 才是,这就是为什么 Apogee 在研发插件、UA 发布了 DAW、而 Steinberg 却在推出声卡,但现在 Digital Performer 和 MOTU 的硬件还相对独立,如何整合就看 MOTU 的抉择了,麻省人应该不存在技术问题,主要是方向。

我们谈回选购的问题...现在 UA 公司傲慢到旗下 USB 声卡可以不支持 macOS,如果今年各家高端声卡都国产化,可能迫使下一代 Apollo 支持“全平台”;而 Apogee 和 RME 目前万元内的型号还没更新,应该都会陆续升级到 USB-C,所以起码今年内 MOTU 仍有较大优势。

UltraLite 的祖传武功是接口密度,15 年没有对手,无论其他厂商怎么升级,这个优势不会过时。

如果你要做 5.1 环绕声,MK5 减去 6 个模拟输出还有 4 个模拟输出 (不算耳机)!如果你要做小演出,很多 DAW 已加入“演出模式”(像 Studio One 5),MK5 的超低延迟让你跑 128 buffer 相当于别人 32 buffer,你可以挂一大堆效果器!录音工作室就不用说了,如果是网络主播工作室,可能也要连接大量设备,MK5 几乎可以取代小型调音台,还可以给输入加 DSP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