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卵泡的形态、大小、生长速度和组织学特征,可将其生长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始基卵泡由停留于减数分裂双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被单层梭形前颗粒细胞围绕而形成。
窦前卵泡始基卵泡的梭形前颗粒细胞分化为单层立方形细胞之后成为初级卵泡。初级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使细胞的层数增至6-8层(600个细胞以下),卵泡增大,形成次级卵泡。卵泡基底膜附近的梭形细胞形成两层卵泡膜,即卵泡内膜和卵泡外膜。卵泡内膜细胞出现黄体生成素受体,具备了合成甾体激素的能力。
窦卵泡在雌激素和卵泡刺激素的协同作用下,颗粒细胞间积聚的卵泡液增加,最后融合形成卵泡腔,卵泡增大直径达500μm,称为窦卵泡。经过发育以及募集,约在月经周期第7日,卵泡刺激素阈值最低的一个卵泡,优先发育成为优势卵泡,其余的卵泡逐渐退化闭锁,这个现象称为选择。月经周期第11-13日,优势卵泡增大至18mm左右,受多种激素刺激,形成了排卵前卵泡。
排卵期前卵泡为卵泡发育的最后阶段,为成熟卵泡,亦称格拉夫卵泡。卵泡液急骤增加,卵泡腔增大,卵泡体积显著增大,直径可达18-23mm,卵泡向卵巢表面突出,其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卵泡外膜、卵泡内膜、颗粒细胞、卵泡腔、卵丘、放射冠、透明带。
排卵卵细胞和它周围的卵冠丘结构一起从卵巢排出的过程称排卵。